金石堂醫療保健 愛在偏鄉蔓延



金石堂醫療保健

愛在偏鄉蔓延





愛在偏鄉蔓延 評價



網友滿意度:



現在雖然醫療進步快

但很多文明病也持續的在發生

有許多醫療保健知識都在更新

小編現在也會多翻閱一些書

來了解更多的保健知識

吸收很多新的知識打破以往的迷思

現在有很多書會提到

飲食調整、運動、按摩、保健常識等

大家可以多多閱讀唷

小編今天要分享最近看到的書↓↓↓

愛在偏鄉蔓延

這本小編是在金石堂看到的

裡面有豐富的健康觀念

多閱讀多收穫唷

推薦給你們~

大家如果對 愛在偏鄉蔓延

有興趣的話

可以參考看看唷

下面有折價卷傳送門

話不多說快去逛逛買好書吧





小鴨 金石堂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愛在偏鄉蔓延



本週熱銷商品:





最後瞬間的美好:17年安寧療護工作,真實見證47則平靜安詳的告別故事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偏鄉小醫院的血與骨、笑和淚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愛在偏鄉蔓延》



    服務彷彿是潛在的基因

    一旦開啟,不管未來如何

    只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再也離不開


    服務,是他們共同的信念;

    傳承,是他們不變的執著。

    離開習以為常的舒適圈並不容易,本書記錄了臺北醫學大學的學生志工社團,秉持北醫體系一校三院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自發性的深入臺灣中南部、深山部落 及離島,甚至遠赴萬里外的史瓦濟蘭等缺乏醫療資源的角落,竭盡所能克服人力物力的種種限制,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的關懷足跡。















      沈芯菱,青年公益家

      楊力州,紀錄片《拔一條河》導演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聯名推薦



















    • 作者介紹





      林進修

      成功大學化學系畢。曾任中華民國醫藥衛生記者聯誼會會長,於記者生涯中曾獲兩屆曾虛白新聞獎、兩屆新聞金鼎獎及三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著有《他們 都愛健康》、《白袍下的熱血——臺北醫學大學在非洲行醫的故事》、《愛從赤道零度開始──臺北醫學大學醫者烙印非洲之旅》、《以病人為中心的美好——北醫 體系躋身國際醫療機構的傳奇》及《邱文達:航向健康的舵手》等書。

      陳幸萱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畢,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擔任《聯合報》記者,主跑科技線,同時也關注勞工相關議題,於記者生涯中獲吳舜文新聞即時報導獎。勇於冒險、富好奇心,喜歡接觸人群。

















    愛在偏鄉蔓延-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一 以北醫為榮/閰雲

      推薦序二發自民間的力量/連加恩

      跨出國界交朋友----飛向史瓦濟蘭

      補給離島資源----情繫澎湖新生代

      探索未來的可能----在新竹看見曙光

      堅持民俗薪傳----關懷南投鄉間

      檢視生活需「藥」----走進蚵寮人家

      持續二十多年的約定----重回靜觀部落

      向華陀請益----屏東就醫新選項

      守護沿海居民健康----俠醫林杰樑與綠十字

      引領義診風氣之先----四一五口腔醫療小組



















    推薦序一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閰雲

    以北醫為榮

    臺北醫學大學以培養醫學專業與人文關懷的人才為宗旨,因此,北醫除了有嚴格的醫學專業訓練外,也培養學生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寬宏的國際視野、跨領域的知識及創意與領導的能力。而這些素質的養成,可以在社團活動中學習,並獲得充分表現的舞台。

    北醫自創校以來,便提供同學們良好的社團環境,鼓勵大家熱心參與社團活動,以豐富每位同學的大學生活。所以,許多北醫人在畢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還會深深懷念北醫的社團活動,並以身為北醫某一社團成員為傲。

    北醫在國內不是最大的大學,但是,擁有服務性學生社團的數目卻居於領先地位。校園內有各式各樣社會服務、海外醫療、國際援助等服務性社團,學生們洋溢 著青春與熱情、活躍於校園中,從臺灣各地到世界各國,海角天涯,為大學生活揮灑多采多姿的一頁,也為北醫留下珍貴的紀錄。

    《愛在偏鄉蔓延》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北醫校園精采寫實,感謝林進修及陳幸萱,他們以敏銳的新聞眼及生動的筆觸,上山下海,深入國內外捕捉北醫社團動人的 畫面;翔實描繪社團同學不辭辛勞、克服萬難,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勇敢卓絕、使命必達,完成任務的青春故事。相信透過這本書,將鼓勵更多北醫學生投身社團, 代代相傳,讓北醫優良的社團校園文化發揚光大,使每位北醫人都以北醫為榮。

    推薦序二

    國際路加組織南非辦事處主任、無國界醫師/連加恩

    發自民間的力量

    臺灣在有邦交的國家中,總共有三個醫療團,其中兩個就是北醫經營的:駐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和駐史瓦濟蘭醫療團。在海外醫療服務這個區塊成為常受關注的領域之前,北醫已經默默投入許多年了。

    翻開這本《愛在偏鄉蔓延--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才知道,北醫能夠支持如此耗費龐大資源、人力的海外醫療工作,是其來有自的。

    北醫的師生早在三、四十年前,就開始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翻山越嶺、深入偏鄉地區服務有需要的人。從書中記載的:俠醫林杰樑一手創辦的綠十字醫療服務隊、 四一五口腔醫療小組、北醫山地醫療服務隊、北醫藥學服務隊、北醫基層文化服務隊、北醫中醫社會服務隊和楓杏服務隊,即可看出這間學校服務的傳統和動能。

    讀完這些精采的文章,我有三個感想。

    首先,這本書幫助我回答了自己在演講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臺灣還有那麼多需要幫助的人,你為什麼老往非洲跑?

    從北醫醫療服務的歷史脈絡,我們可以看到它是由近而遠、由遠而近,透過多年在本地醫療服務的經驗,延伸到海外據點如南印度、史瓦濟蘭等地;而這些海外 服務的據點,又繼續成為醫學教育重要的場域,把習醫的初衷、價值感和意義感好好保留傳承,而能為臺灣訓練更多仁心仁術的醫事人員。

    其次,過去幾年從事國家駐非的醫療外交工作,需要介紹臺灣醫療體系的強項,也曾在不同的非洲國家向官員、媒體或學者剖析臺灣醫療體系、公共衛生發展如此進步的原因,內容不外乎提到歷史上正確的時機導入正確的醫療政策、全民健保驅使醫院管理效能提升或醫療資訊等等。

    讀了這本書之後,未來如果還有機會做這種演講,我會再加上一點,就是這些發自學生、民間,從草根做起的公共衛生介入與服務。這是驅動我國醫療衛生從二戰後一點點往上提升不容忽視的力量,證據就在這本書中。

    最後一點感想是,這個世界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人:第一種是想要改變世界的人,他們大都已經開始用自己相信有用的方法,嘗試改變這個世界。第二種是其他的 人,他們可能不覺得世界為什麼需要改變,所以沒有想要這麼做;或覺得這個世界的改變是需要的,只是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做什麼。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可能在 前者和後者中,交互變換。

    這本書記載了一群第一種人的奮鬥故事,可以給更多想要改變世界的人提供實際做法的選項;同時,也帶給第二種人鼓勵,讓我們知道這世上其實真的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在此我誠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人,不管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也誠心的禱祈,臺灣能有第二個、第三個林杰樑醫師,可以不斷的從我們的醫學教育體系中被培育出來。

















    【內文試閱】
    補給離島資源----情繫澎湖新生代

    離島的孩子能擁有的資源相對不足,
    把服務隊移駐至此,
    即可提升這些孩子的知識高度。

    七月三十一日下午,臺北就像是沒掀蓋的大蒸籠,悶熱到爆,一群大男生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綜合大樓的穿堂忙進忙出,斗大的汗珠如開了水龍頭般,一顆顆從額頭往下滴。
    「到了澎湖,你們就代表北醫,務必全力以赴,也要恪守紀律。」在副校長邱弘毅的期勉下,北醫楓杏社會醫療暨醫學知識推廣服務隊的近百名隊員搭上遊覽車,第三度出隊到有「菊島」之稱的澎湖,展開為期兩週的社區服務行程。
    「有沒有搞錯?搭遊覽車到澎湖?!」每天下午準時在醫綜大樓納涼聊天的臨近社區阿公、阿嬤們,一臉不敢置信的聊著,「遊覽車又不是船,怎麼過黑水溝?」
    遊覽車當然過不了臺灣海峽這道惡名昭彰的黑水溝,但把遊覽車直接開上大型渡輪,那就另當別論了。
    勇渡黑水溝
    當天下午,兩輛載滿隊員及藥材裝備的大型遊覽車,沿著高速公路南下,夜幕低垂後抵達高雄,簡單用餐後,連人帶車開上停泊在高雄港碼頭的臺華輪,半夜啟航。
    高雄到澎湖的航程不遠,大約兩、三個小時即可抵達,但半夜時分的馬公港閉港休息,所以臺華輪以慢速前進,直到清晨五點才靠岸。
    從出發那刻起,陸海聯運雖已過了漫長的十六個小時,大夥不是累了,就是暈船暈得七葷八素,但一看到先遣幹部在碼頭上熱情揮手迎接,全都忘了一路上的辛苦,重新精神抖擻起來。
    八月一日,楓杏隊員將大批醫療器材及募集的物資,全都運送到湖西鄉紅羅村活動中心,整理、分類及歸檔。另一批人則分頭前往未來幾天巡迴義診的村落,打掃整理提供義診的活動中心。
    楓杏公關、即將升上藥學系三年級的陳政宇透露,在八月一日至八月十二日的活動期間,他們將走訪澎湖本島的湖西鄉及離島的望安鄉,深入十六個村的家家戶戶進行健康家庭訪視,同時辦理十三場義診。
    陳政宇算了算,他們以紅羅村為基地,分別前往西溪、湖西、南寮、青螺、白坑、湖東、北寮、將軍、隘門、林投、西安、菓葉及沙港等村服務,活動範圍相當廣。
    獅子會共襄盛舉
    這次出隊,成員包括九十九位楓杏社的隊員及五十五位醫護人員,陣容龐大,在當地造成不小轟動。國際獅子會媽宮會前會長蔡惠如,前年就和初次跨海而來的北醫楓杏社會醫療暨醫學知識推廣服務隊結識,一聽他們再度到澎湖義診,馬上號召當地所有獅子會會員,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共襄盛舉。
    其中,國際獅子會馬公港會會長及澎湖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陳立堅牙醫師,也熱情參加他們的義診,一起為當地民眾的口腔保健把關。
    曾生過一場大病的黃明文,自從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後,全力投入慈善工作,這次也是帶著家人及街坊鄰居來到澎湖,為服務隊準備每日三餐。
    陳政宇瞪大眼睛說,不管是素食義大利麵、總匯三明治、蔬食沙拉,或是當前最夯的十穀漿,這個伙食應援團每天推出的菜色琳瑯滿目,簡直不輸高級餐廳,為的就是希望能讓他們補足充分的體力,活力十足的四處家訪及義診。
    離島鄉親的滿心感謝
    一切整理妥當後,八月一日當晚,服務隊在紅羅活動中心舉行授服典禮,分別由湖西鄉鄉長陳振中、紅羅村社區發展中心理事長林忠雄、青螺村社區發展中心理事長李嘉勝,及西溪國小校長蔡樂生等人,為楓杏服務隊成員授予隊服,同時也啟動為期兩週的服務活動。
    「楓杏服務團為澎湖做了很多事,我們只有滿滿的感謝。」致詞時,陳振中說出無數澎湖鄉親的心裡話。
    即將調離西溪國小的蔡樂生校長,當晚也一再邀請楓杏服務隊,下次再到澎湖時,一定要到他新任職的國小舉辦醫學營隊,讓更多小孩子能及早接觸醫學相關知識。
    墊高知識的高度
    臺灣的偏鄉離島那麼多,為何選上澎湖?「這個問題,問我就對了。」李俊育相當篤定的說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8開17*23cm
    頁數:224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林進修、陳幸萱

      追蹤











    •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4/6/23






    • ibon mart折價券

    • ISBN:978986320481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成人適讀








    愛在偏鄉蔓延





arrow
arrow

    rogert08gu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